「武術見解─雪隆精武會」
新武術與傳統武術的異同
以及如何推動傳統武術
(馬來西亞雪隆精武体育會提呈)
壹、前言
中華武術源遠流長,它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廣泛的群眾基礎,內容博大精深,是中華民族在長期生活與鬥爭中不斷進步和發展,累積起來的一項寶貴文化遺產。歷代學任賢達都有習練武術的風氣,視武術為修身治國,強民的人生科學,對民族的氣質心理的影響極為深刻。
中國傳統的武術項目在世界各地仍有很強的生命力,不但受廣大群眾的歡迎,也經得起歷史的考驗。中華武術“技法萬變無相似,門派繁衍貴秘精”,武術的技擊、功法和套路確實是有許多內涵,超越了一般的体育概念、有高層次的文化素質、道德思想,哲理精神,功能特徵。
一九九零年中華武術走向亞洲運動會,是一個劃時代的里程碑,從傳統武術体育朝向國際体育的轉化。這是個重大的轉型,在這意義上我們要掌握切實的武術學理,正確的武術文化及武術精神,向世界發揚認真的工作,使它循著固有的特性繼續不斷的發展。
武術走向亞運成為一個体育競賽項目是以套路的形式演練技術展示其風貌的。中華武術不應該有新武術和傳統武術之分,而使得傳統武術有淪為舊文化之虞。
我們要談所謂新武術與傳統武術的異同,可先以套路的形式作為重心。
武術套路運動中表現出剛穩均衡的勢態,姿勢正確,方法鮮明,精神貫注,勁力順達,手眼相隨,身法多變,起伏攻防,節奏佈局恰當,呼吸得法,和諧的韻律,合理的動作組合互相聯系,相互作用,給人帶來強烈的動感,賞心悅耳的感受。
在當今世界的各種技擊項目中,唯有中華武術具備了勢術的表演性,文化素養,審美情趣。
新編武術競賽套路和競賽規則是為了適應這体育項目的比賽和裁判技術的需要而編定的,因為体育競賽要求運動員在同一樣的技術展示方法和同樣的條件下發揮各自的技術水平。這種規範化的套路以一定的動作和動作量,一定的動作內容,統一的演練形式,在限定的場地,器材和時間內做完全部規定的動作。武術的演練技術日益規格化,目前有長拳、南拳、刀、槍、劍、棍等項目。
競賽套路的規格化,帶起了一種風氣,運動員為了爭取分數,嬴得獎品,忽略了傳統的規律、功法、勁力技擊、演練精神,朝著“高”“難”“美”“新”的導向,造成一些新的傾向。有人批評這傾向只強調專練規定套路,著意追求外形美,速度快,加強跳躍,翻滾的技巧性而出現体操化,舞蹈化。
傳統武術是新編套路之“源”,新編競賽套是傳統套路之“流”要提升武術本質,在完善新編套路時,要吸收傳統武術的精華、規律,保持其傳統特式風格。
規定套路取之傳統,吸其菁華,既有傳承性,又有代表性,如果需要探討,也只能找出不足之處,給予補充和加強。它與傳統武術猶如父子母女,精神面貌都是一脈相承,即使在發展的道路上有所變化,也不應,失去了主流武術的真精神。我們無需刻意找出它們的異點,但是,它們的共同點卻必須加以肯定、。
貳、規定套路與傳統套路的共性
(1)無論規定套路與傳統武術都離不開武術的基本功與基本動作的訓練。它是廣大武術愛好者在長期的練習實踐中積累了很多行之有效的訓練方法,逐步形成了一套由淺入深,完整而系統的基本功和基本動作,通過練習,可使身体各部位得到較全面的訓練,並且能快速地發展武術運動的專項身体素質,為學習拳套和器械套路,為提高技術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礎。經常進行基本功與基本動作練習,能增強各部關節,韌帶的柔韌性和靈活性,提高肌肉的控制力與必要的彈性,通過原地和騰空的各種旋轉動作練習,能提高前庭分析器的機能,對提高工作質量,防止、減少練習中的意外事故都能起到重要作用。學習任何套路都須練好基本功,不論學員水平的高低,教學中都不能忽視基本功的練習,俗話:“練武不練功,到老一場空,練武不溜腿,到老冒失鬼。”可見基本功對一個武術運動員的要性。
(2)都是寓技擊于体育之中。武術做為体育運動,技術上仍不失攻防技擊的特徵,而是將技術寓于博鬥運動與套路運動之中。套路運動是一個中國武術的一個特有的表演形式,不少技術規格,運動幅度等方面與技擊的原形有所變化,但是動作方法仍然保留了技擊的特性。規定套路即使因連結貫串及演練技巧上的需要,穿插了一些不一定具有攻防意義的動作,然而就整套技術而言,主要的動作仍是以踢、打、摔、拿、擊、刺諸法為主,是套路的技術核心。
(3)都具有內外合一,形神兼備的風格。通過武術動法和技法來体現“內練一口氣,外練筋骨皮”是各家各派練功的准則,以“手眼身法步,精神氣力功”八法的變化來鍛練身心。這一特點反映出中華武術作為一種文化形式,在長期的歷史演進中備受中國古代哲學、醫學、美學等方面的注進和影響,形式了獨具民族風格的練功方法和運動形式。
(4)都具有防身健体,提高素質,鍛練意志,培養品德的功能。經常練習武術的人,在速度、力量、機變、靈巧、耐力、柔韌等身体素質都要好于常人,使人身心都得到全面發展,對外能利關節、強筋骨、壯体魄,對內能理臟腑,通經脈,調精神。當今社會雖然安定,但還是有不法之徙,為非作歹,我們習武之人在迫不得已的情形下,需挺身而出,既能保護自己,又能幫助別人。練武對人的意志品質的考驗也是多方面的,練基本功要克服疼痛關,練套路要克服枯燥關,經過常期訓練培養學員勤奮、刻苦、果敢、頑強、虛心好學,勇于進取的良好習性和意志品質。中國有句老話:“未曾習武先學禮,未曾習武先習德”,因此,通過練習武術能很好地陶冶學員尊師愛友;講禮守信,見義勇為、不凌弱逞強的高尚情操,也對社會精神文明大大有益。
(5)都具有觀賞,豐富生活,交流技藝,增進友誼的功能。不管是規定套路還是傳統武術,只要表現得出色,都會引人入胜,給人美的享受,通過觀賞,給人以啟迪教育和樂趣,武術運動蘊涵豐富,活到老學不了。
參、如何推動傳統武術
在實踐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到兼練傳統拳與規定套路,不但沒有防礙賽員的成就,而且比單練規定套路更有收獲,因此,我們建議,任何武術競賽,都不能把傳統拳置之一旁,它必須成為競賽項目之一,而且,為了避免賽員偏向規定套路的學習,全能項目也要包括傳統拳在內。
精武精選十套拳術定為基本傳統拳套,行之數十年,迄今尚無任何異議,可見它們經得起時間的考驗,那麼,在推動傳統武術的工作上,它們就不能受到忽視。精武從來就不講究門派,而是秉承霍公元甲遺志,收羅天下拳種,加以保存和發揚;十套基本拳雖然由精武訂定,其實也可以作為中華傳統武術的典範。
中華武術一代一代往下傳,這個基本方法自是不能或缺,但是,現代的人有科技的協助,應有能力把各種傳統套路編寫成冊,錄成影像帶或製成光碟,加以保存和流傳,特別是我們這一代人,如果再不坐言起行,積極負起這項工作,拳種失傳和混淆的弊病,就會越來越嚴重。
在大中小學辦武術傳統班,搞好學校的武術運動,武術鍛鍊應落實為每個中華兒女不可分割的生活部份。另外在社團也多辦一些傳統班,使它廣泛普及。再就是對本會水平較高的選手繼續提高他們的技術與理論水平,在普及的基礎上提高,在較高的指導下普及,傳統拳才會有更廣闊的前景。
傳統武術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各勝擅長,形成了各個拳種和流派百花爭艷的局面,凡有益于身心健康,有益于豐富文化生活的項目,都應積極發展。武術中的學術問題,各種觀點,各種意見,都應允許各抒己見,為發展武術運動創造一個很好條件。
肆、結語
發展武術僅僅練習套路是不夠的。
精武体育會的會訓中,領導會員的思想有這麼說“修德必先益智,所以明是非,辨善惡;求智必先強身,所以精思考,顯技能.........”
我們要用思維提升人類的智慧,發現思維規律達到理性的認識;培訓思維成為推動力,開創有行動力的新生一代。
我們還需要有一個大大精武精神的認識,作廣泛的普及與深度提昇的發揮。根據精武本紀的記載,精武的全盛時期在上海精武設有多種活動,增廣活動培訓武術精英,如:各門派武術套路百多項、軍操隊、勵志團、舉重、球類、樂器演奏、攝影、戲劇、武化舞蹈、演講藝術、臨池、文藝等等。使武術運動員得到全面的學習,更多才多藝的鍛練。
伍、關於傳統武術
規定套路與傳統武術一脈相傳,在發展上只有不斷融合和提昇,不應該分道揚鑣,而後者也不能淪為舊文化而遭到遺棄。
順此附上本會名宿蕭茂松先生對傳統武術的論述,以資大方之家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