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aphic/big5/titlebar/resource-titlebar.gif (1819 bytes)

「武術見解─盧偉強」

淺談武術運動的發展

盧偉強(香港公民體育會副會長)

  從歷史的記載中可知道:中國武術自奴隸社會產生後,經歷了一段漫長的歷程,直至明代才逐漸顯示了近代武術運動的雛形。當時由軍旅武術慢慢形成民間武術,以攻防的技能高低來衡量技法的優劣。而武術的健身價值和審美價值卻處於次要,後來隨著社會的發展,技術經驗的積累,生活應用與練習心得,及傳統文化的浸潤等,明代武術便有較大的發展和演進,從以下幾方面的事實可了解其一二。

  社會上首先出現了練功、單舞、對搏訓練,說明武術已擺脫了搏鬥為主,也排斥套路練習的方向,形成了功法、格鬥、套路三種運動形式。接著出現了以拳術為主體,十八種兵器為鍛煉器械的技術體系。這又說明了武術發展是沿著自身技法規律演進,當時少林拳已富盛名,並產生了風格不同的「內家拳」等,所謂十八般武術也有了具體內容。因而總結出較為系統的基本理論,在技法上總結出「短兵長用」、「長兵短用」、「三尖相照」等要領。在套路編排結構方面,形成了相對固定的路線程式;在教學訓練方面,總結出學習武藝要「先學拳」、「次學棍」,習槍要先學「一戳一革」,然後學「連環」,最後學「破法」等循序漸進的法則。後來又出現了廣泛吸取傳統文化的某些精華來促進武術發展,增進武術文化色彩的趨勢。同時,武術的健身價值開始受到重視,審美價值得到有意識的利用。從以上情況看,標誌著明代武術發展成一種有別於軍事格殺技術的體系,它兼有鍛煉身體、訓練攻防技能,觀賞娛樂等多種社會功能,初步演進成一個體育運動項目。在此基礎上,後世武術進一步吸收傳統文化養料,豐富鍛煉形式,提升技法理論,在不失攻防的前題下,沿著體育途徑不斷發展。

  清朝時代,因增加火器裝備出現「洋槍」,軍旅武術日漸衰退,因而民間武術不斷發展,出現新生的拳種,以拳術為主,並且以傳統文化觀念作為本門立論的依據,如:太極拳,依「太極圖說」立論;形意拳用「五行生剋說」規範拳技等,明確了武術的體育本質。直至一九零九年霍元甲在上海創立精武體操學校,將武術視為既有助於健身、又有助於自衛本領的體育項目。

  辛亥革命後,許多有識之士,則以武術能強身強種,自衛衛國而積極提倡,上海精武體育會、天津中華武士會、北京體育研究社與民間武術團體在各大城市誕生。當時隨著西方體育教學形式,競賽形式和方法吸收來整理武術,又運用體育基礎科學有關知識方法來研究武術。一九二三年上海舉行了首屇「中華武術運動會」,此後,全國運動會也將武術列為競賽項目,武術進入了現代運動競賽場上。

  一九四九年新中國成立後,武術沿著體育途徑迅速發展,把傳統武術整理成冊,繼承、研究、普及提高工作日益深化。五十年代起中國國家體委,陸續組織專家編制了太極拳、長拳類、刀、槍、劍、棍和拳術的初級、乙組、甲組套路,促進技術規格統一化。由於動作規格統一,加強了套路競賽的意識。一九五九年有了武術競賽規則,將武術項目分類,進行同類、同組比賽,更增強了套路比賽的可比性。使武術進入競技體育運動的行列。後期,特別長拳類,為適應比賽要求,藝術性表現不斷提高,出現騰空動作和空中造型技術,騰空高、造型美,難度大,便成了衡量套路演練水平高低的標準,一直影響著武術競賽套路的發展。六十年代在原基礎上編輯成系統的教程,促進了體育基礎科學知識與武術的結合,對訓練程式和基本功系列逐漸穩定與形成。七十年代武術發展主要表現為太極拳、南拳、八卦掌、通臂拳等獲得繼承與普及。而長拳套路出現舞蹈化傾向引起反感的情況下,在七九年的競賽規則中刪去了關於給新穎,難度動作加分的規定,還規定十五種限制動作在某些項目中不能出現那些攻防含義不強的動作,及限制出現的次數。又新增加了形意拳、八卦掌、通臂拳、劈掛拳的試行競賽規則。進入八十年代後,武術發展是空前的,賽事多、內容廣、規模大。還挖掘整理二百多傳統拳種的活動,使一些快將失傳的拳技和資料,得到繼承和保存。群眾性的習武活動遍及城鄉,武術學術的研究日益活躍,有關書刊不斷出現。在國家體委、中國武協倡導下,八五年在西安辦了首屇國際武術邀請賽,武術便邁開了跨入世界體壇的步伐。跟著每年都有國際性或洲際性的競賽活動,相繼成立了國際武聯、亞洲武聯、歐洲武聯、南美武術功夫聯會與國際組織;八八年亞奧理事會決定採納武術為亞運會正式比賽項目,首先在九零年北京的第十一屇亞運會上,吸引世人矚目,先聲奪人;接著在第一屇、二屇世界武術錦標賽的舉行,標誌著武術走向世界,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今天中華民族,為豐富國際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內容,促進東西方文化交流,繼續努力,爭取武術進入奧運已提上日程,讓我們香港的武術有識之士與世界武林人士,緊密地攜起手來為武術進入奧運作出貢獻。

 

    (作者為北京「第十一屇亞運會」香港武術隊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