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aphic/big5/titlebar/resource-titlebar.gif (1819 bytes)

「鹰爪翻子门拳术」

拳术历史

流传套路


拳术历史

鹰爪翻子拳据传起源于北宋钦宗朝代,由抗金名将岳飞参照少林拳法,创出一百零八手(即鹰爪连拳之初形),教岳家军练习,用作抵抗金兵之入侵,是为鹰爪门拳术之始创。

至清代中业,能得鹰爪的真者为僧人丽泉。丽泉僧本精于翻子门拳术,因见鹰爪连拳手法十分奥妙,便悉心研习。其后,将两种拳法混合为一,更收相得益彰之效,形成了鹰爪翻子门的雏形。及后,丽泉将武技传与道济及法成两位僧人,而两位僧人先后将武技传授给与汀北雄县孤桩头村的刘仕俊。

刘仕俊得技后,便潜心苦练多年,技乃大成,便云游名山大川,访友论艺,眼界为之大开,功夫亦□化境了。

刘仕俊以毕生的精力,转研武技,广传授艺,声名显赫,被人们誉为「雄县刘」;而士俊更善用丈二长之大杆子,所向披霏,当时的武坛也称他为「大杆子刘」。他曾在京师的护驾军神机营任教多年,当时的入室弟子有刘德宽、纪三、纪四等。于晚年,仕俊将他毕生的武技尽传其侄刘成有。成有在得到他的真传后,亦将此武技尽传其子刘启文及外甥陈纪平。

陈纪平,名子正,为人性情沉默,体格强壮,他自幼便酷爱武术,有幸能得到成有的真传。子正以前辈的岳式连拳及翻子门融为一体的基础上,及根据本身的实践,把岳式连拳之一百零八手进行了多次的整理,终于形成了风格别致的「鹰爪连拳」和「鹰爪行拳」等,也确立了「鹰爪翻子门」这一武术流派。

在子正中年间,更被邀聘赴远方授徒,先后任教于黑龙江、上海、汉口、广东、香港及新加坡等地方。曾任上海精武体育会副会长,有「鹰爪王」的称号。而子正教人有方,且绝不隐秘,桃李满门,当时能得到子正之技者有陈国俊、陈国庆、陈国贤、外甥鲍希勇、刘凤池、张树青等人,而广东及香港则有黎耀文、梁子鹏、张静齐、李佩弦、李明德、陈展璞及张俊庭等人。

鹰爪门拳术,由古迄今凡历百载,代有传人。民国期间,更由陈子正发扬光大,遍传于世,精于斯技者,实难估计了。

 

流传套路

徒手 器械 对拆
  • 八步连环拳
  • 少林捶
  • 四六拳
  • 五虎拳
  • 太祖拳
  • 八步捶
  • 大绵掌
  • 小绵掌
  • 大雄拳
  • 六合拳
  • 小雄拳
  • 五花豹
  • 大八面
  • 小八面
  • 雁行拳
  • 前溜势
  • 罗汉拳
  • 梅花拳
  • 醉六躺
  • 行拳十路
  • 连拳五十路
  • 齐眉棍
  • 奇门棍
  • 梅花单刀
  • 连环单刀
  • 六合单刀
  • 五侯单刀
  • 雪片双刀
  • 梅花双刀
  • 地躺双刀
  • 大连环剑
  • 小连环剑
  • 春秋大刀
  • 四门大刀
  • 梅花枪
  • 罗汉枪
  • 六合枪
  • 连环枪
  • 六合大枪
  • 双刀串枪
  • 大刀串枪
  • 捕虎枪拆
  • 一零八手
  • 三节棍串枪
  • 地龙拳拆
  • 对绵掌
  • 单刀串枪
  • 单刀□串三节棍